第二百二十章 各归各家-《三国之霸业徐州》
第(2/3)页
但是若是有人胆敢侵犯自己徐州半步,自己将会举徐州之力与之鱼死网破!
自此和平书颁发之后,陶应决定自己统治下的北方四郡同时进入休战发展期。期限为期三年,政策如苏州、广陵二郡相同。
在得到夏丘国之后,陶应在张昭等谋士的建议之后,将夏丘国撤销,重新设立下邳国,下邳国首府下邳城。但是新的下邳国与原来的下邳国在领土之后有着很大的改变。首先,地域划分上,原本的两个郡错综复杂不利于规划发展,陶应便重新确定了他们的边界。
新的下邳国与广陵郡则以淮水为界。淮河水以北归下邳国所有,淮河水以南则归广陵郡所有。
行政区调整之后,陶应又决定改革吏治。首先就是将军事与政治分开,每个郡的太守只负责治理地方,这些官职渐渐从比较出色的村吏里逐级选拔。就例如治理地方比较出色的村长经过考核之后,便可以升任乡长,然后镇长再往上就是县令,然后太守。
而军事则与之分开,每一个郡的军事长官由武将担任,军事长官与太守级别相同,一文一武共同治理地方。
这一套政策出来之后,那些读书人便有了用武之地,而习武之人也有了用武之地。而且为了能够争取到真正的人才到自己的队伍里,陶应仿照后世的考试制度,每年都有一次文考和武考。
文考分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武考也分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这样公平的选拔人才,让读书人和习武之人皆能更好的为徐州效力。
政策一出,一时间徐州下属各城皆读书声朗朗,练武之人也愈加多了起来。
九月的时间里,陶应几乎每天都在彭城,召集着一群文人商讨着国家政策。如今土地多了,让他们变得富庶才是硬道理。然而变富前,有的吃才行。经过这场战争,沛国北边、广戚、东海郡良田尽毁,陶应又得勒紧裤腰带拿出国库的粮食来赈灾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