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二章 苏州新政-《三国之霸业徐州》
第(3/3)页
孙策站在一处上坡上指着远处的樊能大营说道:“公瑾莫要担忧,他走,正和我意。如今樊能军中已经有近半人投靠于我,只需今夜袭营,他们退入曲阿城中,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,定能取下曲阿!”
周瑜点了点头,望向远方,一处大营周围插满了鹿角,巡逻的士兵举着长枪成队的走着,一处处帐篷仿佛辽阔大地上的一处处隆起的山丘。
从曲阿撤兵进入广陵地界,过了长江,陶应下令给苏州太守陈登,让其扩招兵马,粮草由广陵供应,然后让兵马不断在苏州一带开荒种田,再招募百姓与山贼,让他们返回耕种。
为了鼓励生育,然后让苏州大片的沃土变成良田,陶应更是下令,苏州郡凡是生下小孩,便奖励土地,而且生育十个以上小孩家庭免除一半粮税,并且给予土地,政府还特殊照顾给及粮种。
这个政策颁布后,定期为十五年,十五年的时间里,苏州的人口肯定成直线上涨,那时候苏州便会成为南方第一大郡!
从长江渡江到广陵后,广陵水军已经招募到了近两万余人。此时南方的兵马总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北方,但是此时种粮产量,南方却还不及北方的一半。南方多种水稻,改良水稻还未产生,水稻产量很低。
而且水田与旱地所用肥料也不尽相同,所以为了解决南方粮食不足的问题,陶应便在苏州郡苏州城设立了一所学堂,取名为苏州水稻学堂。水稻学堂主要用来研究改良水稻,然后再研究适合水稻的肥料以及各种杀虫农业等等。
为了打造好苏州水稻学堂,陶应更是让其下属了苏州肥料厂、农药厂等等未来工厂。为了安全考虑,陶应暂时将苏州水稻学堂设立在了广陵郡广陵城。因为广陵也是产水稻,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广陵更为富庶,广陵城作为广陵首府,人才更多,所以组建起来,会发展更快。
一旦苏州稳定起来,兵马强大起来能够守得住孙策的攻击后,再将学堂迁往苏州。到时候再留下些师生,正好可以组建成新的广陵水稻学堂。
第(3/3)页